作者:梁嫣純/出處:康健雜誌
揪出胃食道逆流!火燒心8大徵兆
作者:梁嫣純/出處:康健雜誌
作者:梁嫣純/出處:康健雜誌
作者:梁嫣純/出處:康健雜誌
董醫師經年被嗝氣的毛病所困擾,最近做了胃鏡檢查,證實食道有發炎,是「胃食道逆流症」(GERD,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)在作怪。和醫院的同事談起來,才發現同病相憐的人不少。
根據台大醫院健檢科醫師李宜家,今年9月底在「胃食道逆流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學術研討會」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,2001年台灣的胃食道逆流症盛行率約7%,至2004~2005年則攀升到約14.2%,3~4年間成長了一倍。且醫界先進也表示,以前的門診很少見到胃食道逆流症的病患,但近年來有明顯增加的現象。
新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王嘉齊表示,胃食道逆流症患者增加的原因,也許和國人飲食西化及肥胖盛行率愈來愈高有關係,值得重視。他分析各家醫院的統計數字有些許差異,估計目前台灣的盛行率大約是10~20%(每100個人就有10~20人有胃食道逆流症)。
控制的閘門鬆弛了
胃食道逆流症是因為下食道括約肌的張力鬆弛,造成關閉不緊,使得胃裡的胃酸或氣體容易跑到食道裡。
「胃食道逆流分為飯後型及夜晚型,」王嘉齊表示,有些人是在吃完飯後胃酸分泌旺盛,胃酸就容易嘔上來;而有些人則是因為晚上睡覺時平躺的姿勢,讓胃酸容易平順地逆流到食道裡。
正常情況下食道括約肌在沒有進食時,應該呈現關閉狀態,當吞嚥、食道蠕動時再打開,將食物送進胃裡。但是胃食道逆流症患者的食道括約肌關不緊,造成胃部裡的食物、胃酸容易跑到食道來。
長庚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陳益程表示,造成食道括約肌張力遲緩的原因,至今醫學界仍不完全清楚,但就目前所知的,可大致分為幾類:
阻止逆流三部曲
有胃食道逆流的症狀,應該先從生活習慣的改變做起,如果無法緩解,就要看醫生。
Step1:改變生活飲食型態
這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方法,症狀輕微者,可因此而改善不必吃藥。
Step2:藥物治療
如果症狀嚴重,或是調整生活飲食型態後仍然無法改善,就得藉助藥物治療。常用藥物有:
王嘉齊表示,如果以上的症狀治療無法改善,就要考慮做胃鏡,一來排除合併其他嚴重疾病的問題(例如癌症、食道狹窄、食道細胞變性等),再者是確定食道損傷的程度,包括發炎、破皮、潰瘍等,再依診斷考慮服用以下抑制胃酸分泌的藥物。
陳益程醫師表示,胃食道逆流症的藥物治療,「可以直接服用PPI,不一定要漸進式的。」但是受限於健保局的規定,必須是胃鏡檢查結果出現異常者才能給付,依食道的損傷程度不同分為兩級,最多分別給予4個月或1年的療程。
國內外的研究皆顯示,高達70~90%的胃食道逆流患者是「無破皮的逆流性疾病」(NERD,nonerosiverefluxdisease),即有明顯的典型症狀,卻在胃鏡檢查下沒有發現食道受損的情況。王嘉齊醫師觀察這群患者,雖然胃鏡檢查一切正常,但明顯的症狀已嚴重危害他們的生活品質。
「國外的做法是有症狀先給藥,有必要再做胃鏡,國內則是先做胃鏡才決定要不要給藥,」王嘉齊推論國內外的做法不同,是因為國外的胃鏡檢查比較貴(約1500美元、4萬多台幣),而PPI的藥比較便宜,但是國內則相反,胃鏡檢查只須台幣約1500元,一顆PPI的藥則要40~50元,4個月的療程就需5000元左右的費用。
王嘉齊引用國外的研究結果表示,胃食道逆流症病患的一年內復發率高達70~80%,PPI的藥物對於有胃食道逆流困擾的病人(無論胃鏡檢查有無異常),不僅可以緩解症狀,還能延緩停藥後復發的時間。
Step3:手術治療
當症狀非常嚴重,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時,「手術是沒有辦法時的辦法,」王嘉齊醫師多年的臨床觀察,需要走到這一步的患者非常的少,一年遇不到幾個案例。
他曾經見過一位中年的女性患者,「吃了就吐,像動物的反芻一樣,」王嘉齊形容,這位患者的嚴重程度連PPI的藥物都無法改善,最後只好利用手術補強食道括約肌的張力。但手術也不一定能根除疾病,可能還是需要長期吃藥。
審稿專家:新店慈濟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王嘉齊
你有這些症狀嗎?8大徵兆請留意
胃食道逆流症的症狀五花八門,大部份的人都是典型的症狀,但仍有少數人因為症狀非典型,而容易被忽視,或找不出真正的致病原因。
典型症狀
非典型症狀
有下列症狀,但沒有明顯的火燒心或酸液逆流感覺,建議先找各專科醫師排除其他器官的疾病後,再轉診至胃腸科檢查。
王嘉齊提醒有以上非典型症狀卻一直檢查不出原因,則要考慮可能是胃食道逆流症,須找胃腸科專科醫師進一步診斷。
不理它,可能致癌
許多人因為症狀輕微或非典型,患有胃食道逆流而不自知,以為小小的不舒服忍一忍就過去了。
但是食道長期被胃酸侵蝕,可能引發食道潰瘍、食道狹窄,造成吞嚥困難。此外,陳益程醫師還指出,食道的上皮細胞長期被胃酸破壞,久了可能為了適應強酸的環境而產生變性,造成「巴瑞特氏食道」(Barrett’sEsophagus),「這也許是病變的開始,會增加罹患食道腺癌的機率。」
王嘉齊醫師呼籲不可小看這些症狀,「雖然導致嚴重疾病的機率不高,但對於生活品質的影響卻是很大」,他發現不少患者因為胃食道逆流而長期睡不好、吃不好,嗝氣的症狀還可能破壞社交關係。
有症狀最好請醫生做檢查,症狀輕微者要注意調整生活飲食習慣。
※編按:此文為2006年發表,文中人、事、物背景或已有調整、變動,造成不便還請見諒。
本文由「康健雜誌」授權報導,未經同意禁止轉載,此文為 2006 年發表,文中人、事、物背景或已有調整、變動,造成不便還請見諒。原文請見此:
https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63632?utm_source=mindshareworld&utm_medium=affiliate&utm_campaign=extend-mkt